用途:在各種觀察法中,明視場觀察是最為常見的方法,在生物學、醫(yī)學及教學等方面應用最為廣泛。這種觀察方法是基于標本與周圍介質之間或標本內(nèi)部互相之間有顏色差或明暗差,被觀察的標本絕大多數(shù)需經(jīng)過染色處理。 成象原理:顯微鏡的光學成象系統(tǒng)由二部分組成,靠近物體部分的透鏡組稱為物鏡,靠近眼睛的透鏡稱為目鏡。 物鏡組使物體在目鏡的前焦面內(nèi)形成一個放大而倒立的實象 (也稱中間象) , 經(jīng)目鏡再成象在明視距離 250 毫米處,供眼睛觀察。因此,顯微鏡是一個二次成象系統(tǒng),其成象光路可用作圖法形象地表示出來。 用天然光照明。反光鏡的調節(jié):把物鏡及目鏡安裝在顯微鏡上,將標本大致成象在視場中,向各個方向轉動反光鏡,邊看視野,邊改變反光鏡的方向,尋找視野最明亮并且亮度最均勻的位置。 利用天然光照明時,要盡量避免窗框及窗外的景物,尤其在使用低倍物鏡觀察時,由于觀察視野較大,窗框及窗外景物常常在視場中出現(xiàn),此時應下降聚光鏡。反光鏡通常是一面為平面,另一面為凹面。如沒有聚光鏡時作低倍觀察(如總放大率低于 100X)時要用平面反光鏡。
Copyright 上海豫光儀器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中國·上海市平?jīng)雎?440號綜合樓四樓 郵編:200090 備案號:滬ICP備12000717號 電話: 021-31576785 021-31576786 e-mail: wangj@shyugua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