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隧道掃描顯微鏡?
隧道掃描顯微鏡(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),又稱掃描穿隧式顯微鏡,它是由格爾德·賓寧(G.Binning)及海因里希·羅雷爾(H.Rohrer)于一九八一年在IBM位于瑞士蘇黎世的蘇黎世實驗室發(fā)明的,兩位發(fā)明者也因此與恩斯特·魯斯卡分享了一九八六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,是一種利用量子理論中的隧道效應探測物質表面結構的儀器。
隧道掃描顯微鏡的工作原理:
隧道電流強度對針尖和樣品之間的距離有著指數(shù)依賴關系,當距離減小0.1nm,隧道電流即增加約一個數(shù)量級。因此,根據隧道電流的變化,我們可以得到樣品表面微小的高低起伏變化的信息,如果同時對x,y方向進行掃描,就可以直接得到三維的樣品表面形貌圖,這就是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工作原理。